新聞中心
大米氣調儲藏的三種方式
【返回】
東北大米專業供貨我們是專業的!我公司充分利用梅河口生態環境優勢努力開發名、優、特、精產品,公司生產的粳優三號、307有機大米深受客戶的青睞。
1.自然缺氧。用塑料薄膜密閉米堆,可防止吸濕和蟲害感染。鄭州糧食學院試驗,大米水分13.6--14%,采用0.14毫米塑料薄膜密閉,在5月上旬密封88天后試驗堆相繼達到自然缺氧,氧濃度為0.4--2.7%,二氧化碳上升到9.5%以上。降氧的速度與溫度關系密切,糧溫在28--29℃時下降速度最快。儲藏8個月,有效地達到了無蟲、不發熱、不變質,安全過夏(詳見“氣調儲藏”)。
2.充氮。生產性試驗儲藏大米,是將大米用塑料薄膜嚴密封閉,抽出幕內空氣,接近真空狀態。而后充入適量氮,保持幕內外氣壓平衡,避免幕布漏氣。這種方法促進糧堆迅速絕氧,能降低糧食呼吸強度,抑制微生物繁殖,并殺死全部倉蟲,基本上控制了糧堆內部產生熱量的來源,從而得到大米安全度夏的效果。
3.充二氧化碳。生產性試驗氣調儲藏大米,每萬千克糧充入10千克二氧化碳,用塑料薄膜密封儲藏,有抑制蟲、霉、發熱、脫糖、保持米質正常過夏的效果。采用小包裝“冬眠儲藏”保鮮,每袋裝大米3--5千克,充二氧化碳保鮮儲藏,常溫下可安全儲藏1年以上。大米小包裝充二氧化碳后密封,經36--48小時后,由于大米吸附了袋中的CO2,袋內呈一種真空的膠實狀,利于攜帶、運輸和銷售,是大米儲藏中較有前途的一種,特別是有利于市場銷售和家庭用糧。